贝利珠
 
  文/王思潮 成灼
  导语:今年7月22日现身我国长江流域的日全食,将会呈现六大“迷幻”景象。如何把握观测时机,拍摄出最佳的日全食影像,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日全食的全过程,并熟稔日全食拍摄的特殊技巧。
  日全食六大“迷幻”景象
  今年7月22日的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这五百年中,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最精彩的几分钟全食持续时间内,将会出现日全食六大“迷幻”景象。
  钻石环弧光乍现:在日全食食既将要开始时,太阳只剩下边缘一牙白色的光芒,由于太阳所露出圆面的光的衍射,会闪现一弧美丽的“钻石环”。
  倍利珠璀璨夺目:在日轮最后消失的一刹那,在原来日轮的东边缘,会突然跳出几颗璀璨夺目的“珍珠”,这就是日全食展现的又一件异宝——倍利珠,它们是天空中的“极品宝石”。
  俯视大地飞影惊魂:在日全食食既(即月球开始将太阳完全遮挡)之前,日全食地区的观测者如果站在高处(山项上或几十层高楼上)俯看大地,如果天气又晴朗,就能看到如科幻电影中的黑影,在大地上从西向东飞驰而来,令人惊心动魄。
  仰观日轮仪态醉人:此时再举头仰望,只见一轮黑色的月影,在朦胧光环的护卫下,悬于高高的星空,在这一轮月影的边上是玫瑰红的光圈,那是色球。色球上面跳动一些熊熊燃烧的烈焰,有如排山倒海般地从太阳表面喷出来,这是弧状的日珥,它们看起来不算大,其实已升腾到离太阳表面几万千米、乃至十几万千米的高度。在色球的四周是平时深藏不露的太阳外层大气,它是梦幻般的巨大等离子体球——日冕。这奶白色的日冕会不断膨胀,有如一只迷人的白天鹅,正带着神秘的墨色圆盘在星空中展翅翱翔。
  久违水星显露真容:此时,在隐身日轮东边不远处(相距约10度)是平时难得露面的水星(亮度为-2等),过去有一半的天文学家无缘与水星会面,这次却是天赐良机。在这黑色圆盘西边较远处是光华四射的金星(亮度为-4.1等)和红色的火星(亮度为1.1等)。
  远眺地平若梦若幻:在太阳完全被遮挡的全食几分钟内,可以用肉眼直接观赏日全食的迷人景色,除了隐身太阳四周动人心魄的天象外,还可环顾东、西、南、北地平线上的不同景色。在日全食的“夜空”之下,有时可观赏到南、北地平线上泛着仿若日落后的橙红色,并让大地景物披上淡淡的梦幻色彩。东、西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锥状阴影,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注意:非全食时间绝对不可用肉眼直接观看!
  在日全食发生这宝贵的几分钟里,不要因为忙于照相、观测等,而忘了留下足够时间,尽情地用肉眼享受这一生难逢的良辰美景。
  对于我国公众,这是一次预期观赏人数最多、持续可观测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对学生而言,时间又恰逢暑假,有条件的家长不妨借此机会,带孩子潇洒走一回。
  表1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中国部分主要城市所见全食预报
  (北京标准时)
    
| 
 地名  | 
 初亏  | 
 全食始  | 
 食甚  | 
 全食终  | 
 复圆  | 
| 
 时刻  | 
 方位角  | 
 时刻  | 
 时刻  | 
 食分  | 
 太阳方位角和高度(仰角)  | 
 时刻  | 
 时刻  | 
 方位角  | 
| 
 时分 秒  | 
 度  | 
 时分 秒  | 
   
时分 秒  | 
 度  | 
 度  | 
   
时分 秒  | 
 时 分 秒  | 
 度  | 
| 
 上海市  | 
 8 23 25  | 
 352  | 
 9 36 44  | 
 9 39 16  | 
 1.078  | 
 100. 5      | 
 56.5  | 
 9 41 49  | 
 11 01 36  | 
 161  | 
| 
 江苏省常州市  | 
 8 21 44  | 
 350  | 
 9 35 23  | 
 9 36 28  | 
 1.077  | 
 99.6      | 
 54.6  | 
 9 37 34  | 
 10 57 55  | 
 164  | 
| 
 江苏省无锡市  | 
 8 22 03  | 
 351  | 
 9 35 10  | 
 9 37 05  | 
 1.077  | 
 99.7      | 
 55.0  | 
 9 39 01  | 
 10 58 48  | 
 163  | 
| 
 江苏省苏州市  | 
 8 22 21  | 
 351  | 
 9 35 13  | 
 9 37 41  | 
 1.078  | 
 99.7     | 
 55.5  | 
 9 40 10  | 
 10 59 41  | 
 163   | 
| 
 浙江省杭州市  | 
 8 21 26  | 
 355  | 
 9 34 11  | 
 9 36 55  | 
 1.077  | 
 97.8      | 
 55.1  | 
 9 39 40  | 
 10 59 21  | 
 164  | 
| 
 浙江省宁波市  | 
 8 23 07  | 
 356  | 
 9 37 20  | 
 9 39 34  | 
 1.078  | 
 98.6     | 
 56.9  | 
 9 41 50  | 
 11 02 44  | 
 162  | 
| 
 浙江省嘉兴市  | 
 8 22 20  | 
 353  | 
 9 35 01  | 
 9 37 59  | 
 1.078  | 
 99.1     | 
 55.7  | 
 9 40 57  | 
 11 00 21  | 
 163  | 
| 
 浙江省湖州市  | 
 8 21 31  | 
 353  | 
 9 33 50  | 
 9 36 45  | 
 1.077  | 
  98.5      | 
 54.9  | 
 9 39 41  | 
 10 58 50  | 
 164  | 
| 
 浙江省绍兴市  | 
 8 21 52  | 
 356  | 
 9 35 19  | 
 9 37 42  | 
 1.078  | 
 97.8     | 
 55.6  | 
 9 40 05  | 
 11 00 26  | 
 164  | 
| 
 浙江省舟山市  | 
 8 23 54  | 
 356  | 
 9 38 01  | 
 9 40 38  | 
 1.078  | 
 99.4     | 
 57.5  | 
 9 43 16  | 
 11 03 53  | 
 161  | 
| 
 安徽省合肥市  | 
 8 18 39  | 
 349  | 
 9 30 48  | 
 9 31 48  | 
 1.077  | 
 97.1     | 
 51.3  | 
 9 32 49  | 
 10 52 07  | 
 167  | 
| 
 安徽省芜湖市  | 
 8 19 37  | 
 351  | 
 9 31 06  | 
 9 33 38  | 
 1.077  | 
 97.4     | 
 52.7  | 
 9 36 10  | 
 10 54 45  | 
 166  | 
| 
 安徽省 
马鞍山市  | 
 8 19 57  | 
 350  | 
 9 32 15  | 
 9 33 52  | 
 1.077  | 
 98.1    | 
 52.8  | 
 9 35 29  | 
 10 54 47  | 
 166  | 
| 
 安徽省铜陵市  | 
 8 18 49  | 
 352  | 
 9 29 47  | 
 9 32 39  | 
 1.077  | 
 96.4     | 
 52.1  | 
 9 35 31  | 
 10 53 46  | 
 167  | 
| 
 安徽省安庆市  | 
 8 17 46  | 
 353  | 
 9 28 30  | 
 9 31 15  | 
 1.077  | 
 95.2     | 
 51.1  | 
 9 34 01  | 
 10 52 15  | 
 168  | 
| 
 安徽省黄山市  | 
 8 18 58  | 
 356  | 
 9 32 40  | 
 9 33 29  | 
 1.077  | 
 95.3     | 
 52.8  | 
 9 34 19  | 
 10 55 27  | 
 167  | 
| 
 安徽省巢湖市  | 
 8 19 10  | 
 350  | 
 9 30 47  | 
 9 32 46  | 
 1.077  | 
 97.3     | 
 52.0  | 
 9 34 46  | 
 10 53 29  | 
 167  | 
| 
 安徽省六安市  | 
 8 17 45  | 
 349  | 
 9 28 58  | 
 9 30 29   | 
 1.077  | 
 96.2     | 
 50.4  | 
 9 32 00  | 
 10 50 31  | 
 168  | 
| 
 安徽省宣州市  | 
 8 19 55  | 
 352  | 
 9 31 26  | 
 9 34 17  | 
 1.077  | 
 97.3     | 
 53.2  | 
 9 37 10  | 
 10 55 47  | 
 166  | 
| 
 安徽省贵池市  | 
 8 18 19  | 
 353  | 
 9 29 13  | 
 9 32 03  | 
 1.077  | 
 95.7     | 
 51.7  | 
 9 34 54  | 
 10 53 10  | 
 168  | 
  (2009年6月12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历算室成灼提供)
  业余照相观测
  对这次五百年一遇的天象奇观,如果自己到了观测现场而没有拍几张照片,未免遗憾。日食拍摄成功的关键有三点:焦距的选择、曝光量的设定以及按动快门时机的把握。
  在最重要的全食阶段,对于拥有普通家用数码相机的观测者来说,可拍摄带背景、带人物的广角日全食照片,以作留念。注意要配有稳定的三角架。
  拍摄时,将相机调到完全自动的“Auto”档,或者使用程序自动的“P”档,并打开闪光灯拍摄;要对好焦,可用远处的景物对焦,如果相机有手动对焦,可用手动对焦到无穷远;为了拍清楚背景上的人或物,应让人或物离镜头五六米或更远。
  拍全食的“钻石环”和“倍利珠”,要抓好时机,因为这两种奇异现象仅出现在刚刚食既前和生光前后的短时间内。像倍利珠,通常只持续一两秒。建议提早几秒启动数码相机连拍(例如:每秒3张,连拍一二十秒)。
  至于何时开始拍,可参考对观测地点预报的日食食既和生光时间,尤其注意太阳圆面的圆缺变化,例如:在食既前,当太阳圆面只剩下很细窄的娥眉日,就要做好准备。切记将相机或望远镜镜头前的滤光片除去,并在食既前提早几秒钟开拍。拍倍利珠和钻石环还有生光前后的一次机会。拍摄技巧是记下实际食既时间,加上预报的当地全食持续时间,算出生光时间,并在生光前5秒左右开始连拍。拍后及时重新在镜头前加上滤光片,以继续拍偏食。
  由于这次日全食持续时间较长,当食既发生30秒钟后,可腾出时间用相机的广角端拍摄日冕以外的星空,再把镜头转向四周地平线的天空,拍摄地点四周的景物与人物活动、表情。当还差30秒生光时,勿忘重新将相机“回归”天上的黑太阳。
  日全食观测时,要有专人负责报时和日食各阶段预告时间,以提醒其他观测者,准确把握观测和拍摄时机。
  日偏食阶段时间比较从容,可三、五分钟拍一张,须隔着日食观测镜用相机拍太阳(必须使用日食观测镜或巴德太阳滤光膜,严禁用肉眼通过相机看太阳,以免眼睛被阳光灼伤)。先用相机广角端隔着日食观测镜找出太阳,再用长焦端细心地对准太阳,然后半按快门对焦、用快门线拍摄。事先手动对焦至无穷大亦可。
  如果有巴德太阳滤光膜则更好,可取代日食观测镜。将巴德太阳滤光膜夹在两个中间有大洞的硬纸板之间,粘牢,再将硬纸板粘贴到相机或望远镜的物镜前,一定要用胶带牢牢粘紧,不能有缝隙。
  以上是日食照相观测的初步方法,观测者还可在经验人士或有关文章指导下拍出更精美的照片。
  全食时间实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为此要事先作好准备和分工演习,预先多拍摄太阳和月亮,以作模拟练习和熟悉拍摄的器材,并作好方案,要避免出现照相机电池没电或储存器已满等差错。事先要按照当地日食发生的同样时间将观测过程从头到尾操作两三遍,要非常熟练和细心。否则到真正观测时,可能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届时不要手忙脚乱,以免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祝愿大家能拍出日食过程中“日有阴晴圆缺”的系列照片。